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离开地球的梦想充满乌托邦憧憬与技术焦虑。Stefan Eichhorn 的帐篷状雕塑,以回收材料制成,巧妙捕捉了这种张力,既象征流离失所者的临时住所,也预示未来太空殖民地的脆弱栖息地。这些作品是对人类探索欲望及地球危机的诗意反思。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离开地球的梦想充满乌托邦憧憬与技术焦虑。Stefan Eichhorn 的帐篷状雕塑,以回收材料制成,巧妙捕捉了这种张力,既象征流离失所者的临时住所,也预示未来太空殖民地的脆弱栖息地。这些作品是对人类探索欲望及地球危机的诗意反思。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离开地球的梦想始终在乌托邦式的承诺与技术性的焦虑之间摇摆。从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634年的《梦》(Somnium)——一部关于在极端条件下月球生存的愿景,到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i)的激进理论,殖民太空的理念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作家和哲学家。这曾是无限乐观主义的故事:一个关于完美栖息地、清洁技术和无限视野的愿景——一个不折不扣的更美好人类的愿景。
如今,尽管这些愿景不再局限于推测性文本,但它们更像是神话——是同一种过度开发逻辑的延伸,这种逻辑已经通过看似无法解决的多重危机伤害了地球。私营企业现在正规划火星城市和月球基地,而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士声称,逃离地球可能是我们唯一的生存机会。然而,这种雄心壮志引发了令人不安的问题:我们是在寻求第二次机会,还是仅仅将自身的失败输出到宇宙中?
Stefan Eichhorn 在巴黎 K.A.B. 展出的作品——由回收的帆布、篷布和露营材料制成的帐篷状雕塑——正是这种张力的体现。它们既唤起了流离失所者临时搭建的住所,也暗示了未来殖民地脆弱的栖息地。作品上留有斑驳的痕迹和过往生活的印记,诉说着脆弱、韧性以及人类在恶劣条件下仍不懈建造的冲动。
这些物品并非太空栖息地的原型,而是诗意的反思:它们是人类渴望探索其他世界,以及我们当前世界所面临的紧迫危机的临时纪念碑。
updated:2025年10月08日 06:08
2025年10月3日至12日,一场名为“变形现实”的艺术盛会将在巴黎安德烈·雪铁龙公园隆重举行。120位艺术家将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多重身份的核心奥秘,重新定义我们对现实的感知。
CEART协会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呈现摄影师Séverine Desmarest的“和平之手”摄影展。透过镜头,聚焦全球为和平作出贡献的知名或匿名人士,共同见证和平的多元面貌与人文力量。
自2006年起,[frasq]表演艺术节作为Générateur的标志性盛事,致力于推动表演艺术的交流与创新。本届艺术节将于10月4日至22日举行,诚邀您共同探索表演艺术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