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巨匠高畑勋(1935-2018),作为战后动画的先驱,与宫崎骏共同创立了吉卜力工作室。他以其人文主义视角、深刻的叙事和形式创新,彻底改变了动画艺术,使其成为全球公认的艺术形式。本次展览将全面回顾这位大师的非凡生涯。
高畑勋(1935-2018)无疑是动画界最伟大的大师之一。1985年,他与宫崎骏和铃木敏夫共同创立了吉卜力工作室。早在20世纪60年代,高畑勋便开始创作严谨、诗意且极具创新性的作品。他以其人文主义的视角、卓越的叙事能力和形式上的大胆实验,深刻地改变了动画艺术,将其从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全球公认的艺术形式。
本次展览将通过高畑勋的笔记本、分镜图、原创手稿、赛璐珞片、电影片段、视频等珍贵资料,追溯这位《阿尔卑斯山的少女》(Heidi)、《萤火虫之墓》(Le Tombeau des lucioles)以及《辉夜姬物语》(Le Conte de la princesse Kaguya)等杰作创作者的职业生涯。
1959年,高畑勋进入东映动画(Toei Doga,现为东映动画Toei Animation),立志成为一名动画电影导演。他执导的首部院线长片是1968年的《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Horus, prince du soleil)。本展区将重点介绍高畑勋在此期间所实践的、以强大团队精神为特征的集体制作方法,以及他如何开创一个更具深度、更复杂的非儿童向动画世界。
离开东映动画后,高畑勋在电视动画领域开辟了新天地,创作了多部系列动画片,包括《阿尔卑斯山的少女》(Heidi, 1974)、《三千里寻母记》(Marco, 1976)和《红发安妮》(Anne, la maison aux pignons verts, 1979)。尽管每周必须完成一集的紧迫时间限制,他依然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通过细致入微地描绘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每个系列打造出超过50集的完整世界。
通过仔细审视包括宫崎骏在内的团队合作,以及分镜图、布局设计和背景设定,观众将得以一窥高畑勋的制作奥秘。
从《小麻烦千惠》(Kié la petite peste, 1981)和《大提琴手高修》(Goshu le violoncelliste, 1982)开始,高畑勋专注于创作以日本为背景的作品。这种创作方式催生了多部聚焦日本当代历史的长片,其中包括由高畑勋于1985年共同创立的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萤火虫之墓》(Le Tombeau des lucioles, 1988)、《岁月的童话》(Souvenirs goutte à goutte, 1991)和《平成狸合战》(Pompoko, 1994)。
高畑勋孜孜不倦地探索动画的新形式。20世纪90年代,他深入研究日本古代绘卷,发掘了日本视觉文化的传统。他不断寻求动画表达的新风格,努力将人物融入背景之中。《我的邻居山田君》(Mes voisins les Yamada, 1999)和《辉夜姬物语》(Le Conte de la princesse Kaguya, 2013)正是这些探索的巅峰之作。高畑勋在此迎接了真正的挑战:通过数字技术保留手绘线条,创作出水彩画风格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与传统赛璐珞动画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updated:2025年10月15日 06:11
CEART协会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呈现摄影师Séverine Desmarest的“和平之手”摄影展。透过镜头,聚焦全球为和平作出贡献的知名或匿名人士,共同见证和平的多元面貌与人文力量。
为响应2025年巴黎反歧视周,本次《多元映像》群展汇聚多位背景各异的艺术家,共同颂扬身份、艺术视野及人类创意体验的多元性。
由Focus 8协会主办的“穿越”主题摄影展,旨在促进艺术与当代社会政治议题的对话。展览将于10月7日至31日举行,并于10月11日(星期六)在葡萄丰收节期间举行开幕式,深入探讨迁徙的历程与韧性。
团结工厂隆重推出法国摄影师让-路易·库尔蒂纳的摄影展《无足轻重的人们》。本次展览将镜头对准曾流落街头、后获安置的长者,以深情视角展现他们的尊严与生活,展期持续至2026年1月。